新聞中心
新興產業財稅支持政策將出臺 重在推行所得稅優惠
據權威人士透露,相關部委調研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新興產業財稅支持政策最快將在8月底出臺,國家將重點推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業內人士表示,不排除此次稅收支持政策會推出增值稅、營業稅等方面優惠的可能。
日前從有關方面獲悉,有關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一系列財稅支持政策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權威人士表示,相關扶持政策最快可能在下月底出臺。接近部委的有關專家預期,即將出臺的一系列財稅支持政策將主要圍繞加大財政投入及企業所得稅的相關調整等方面展開。
政策調研已經破題
有關權威人士表示,前一階段,有關方面就戰略性新興產業財稅支持政策研究項目進行了開題儀式,而后財政部、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對此進行有步驟的調查、研究和論證,目前已經進入深度研究階段。如果順利,預計在下月底可推出。
據透露,一段時間來,有關方面正在梳理以前高新技術企業等享受的財政稅收支持政策,以備參考。此前有消息證實,《新興產業規劃》今年8月推出,而其財稅支持政策8月底出臺即在時間和程序上形成一個順利的銜接。
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財稅支持政策的指導思想,有關研究人士認為,一方面要堅持市場引導,政府扶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導社會資本、技術和人才等要素投入,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稅、金融等扶持力度,調動企業研發生產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鼓勵創新,完善機制。以企業為核心,搭建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平臺,提高研發能力和生產經營水平。
有關部委的一位研究人士表示,財稅支持政策具體內容涉及哪些方面還要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最終包括哪些范圍;另外,還要視產業鏈上的不同環節給予不同的財稅支持政策。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會比較復雜,要經過多次討論綜合各方面的意見來認定,繼而再決定究竟給予其哪種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政策。
據進一步了解,國家已成立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部際協調小組辦公室,相關部委將在此協調下就戰略性新興產業財稅支持政策進行研究和制訂。前一階段,國家有關部委的官員和專家就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在有關省市進行調研。據調研組認為,加大財政科技投入是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翼。
有關部委的專家表示,在稅收政策支持方面,需要確立兩方面指導原則,一是過去以區域鼓勵為主,下一步要以產業鼓勵為主,整個稅法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要與整個產業的發展匹配。二是在現行稅制的框架下,不能肢解現行稅法,特別是不能破壞現行稅法的公平性等原則。
據透露,將來最有可能的是主要推行一些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包括減計收入、加計扣除、減免所得額、低稅率、減免稅、投資抵扣、投資抵免等。
“要按技術含量和產業化階段,設計和實施差異化的稅收政策,鼓勵地方和企業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中。”中國科學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專家們認為,新企業所得稅法已有了一系列詳細的規定,進一步制定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扶持政策應不是難題。此外,“也不排除此次稅收支持政策會推出增值稅、營業稅等方面優惠的可能。”
據有關方面預期,將來具體的稅收優惠政策包括,落實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對高新技術企業按相對較低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生產性建設用房的城市建設配套費實行一定額度的減免,對研究開發費稅前加計扣減或扣除。此外,自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認定起,有關各級財政將以不同年份按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比例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對列入各級高新產品項目計劃的新產品,按新增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計算給予撥款補貼。
相關政策:新興產業可享企業所得稅優惠
為推動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智能電網、傳感網、新型平板顯示、信息產業等新興產業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對新興產業實施了多項稅收優惠政策。
投資抵免
政策要義: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例:某企業2009年度應納稅所得額2800萬元,購置并實際使用節能用水專用設備一臺,該設備屬于《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范圍,專用發票注明價款100萬元,增值稅17萬元。該設備所含的增值稅符合進項稅額抵扣的政策規定。
適用企業所得稅稅率25%,不考慮其他因素。
優惠政策應用前:應納稅所得額=2800萬元,應納所得稅額=2800×25%=700萬元;優惠政策應用后:應納稅所得額=2800萬元,可抵免應納所得稅額=100×10%=10萬元,實際應納所得稅額=2800×25%-10=690萬元。
再投資退稅
政策要義: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底,對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封裝企業的投資者,以其取得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后的利潤,直接投資于本企業增加注冊資本,或作為資本投資開辦其他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封裝企業,經營期不少于5年的,按40%的比例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再投資不滿5年撤出該項投資的,追繳已退的企業所得稅稅款。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底,對國內外經濟組織作為投資者,以其在境內取得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后的利潤,作為資本投資于西部地區開辦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封裝企業或軟件產品生產企業,經營期不少于5年的,按80%的比例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再投資不滿5年撤出該項投資的,追繳已退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例:某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投資者,2009年以其取得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后的利潤1700萬元,直接投資于本企業增加注冊資本,經營期不少于5年。適用企業所得稅稅率15%,不考慮其他因素。
優惠政策應用前:企業不享受再投資退稅優惠;優惠政策應用后,享受再投資退稅=1700÷(1-15%)×15%×40%=120萬元。
資料: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一覽
2010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七大新興產業也就是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它具備能夠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等特征。
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學依據有三個:一是產品要有穩定并有發展前景的市場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三是要能帶動一批產業的興起。
2010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醫藥、新材料、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
1、新能源,以綠色和低碳技術為標志。主要是指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電、核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沼氣發電,以及地熱利用、煤的潔凈利用等。
2、節能環保,通過關鍵技術的突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3、電動汽車,主要是指以新能源帶動的發動機運行新型汽車產業。
4、新醫藥,把生命科學前沿、高新技術手段與傳統醫學優勢結合起來,研發適應多發性疾病和新發傳染病防治要求的創新藥物,突破應用面廣、需求量大的基本醫療器械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以創新藥物研發和先進醫療設備制造為龍頭的醫藥研發產業鏈。目前主要是在干細胞研究方面的再生醫學的發展。
5、新材料,主要包括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材料和器件。
6、生物育種,發展轉基因育種技術,提高農業產量和改善產品質量,實現小麥、水稻等主要農作物和豬、牛、羊等主要牲畜的優良品種的顯著改良。
7、信息產業,以后的發展方向是物聯網與互聯網的結合,就是傳感網在基礎設施和服務領域的廣泛應用。(綜合媒體報道)
相關新聞